第一个原因就是:
清朝之前古人头发长,不觉得硌头
。
古人男弱冠女及笄,都有蓄发的习惯,不论男女
平日将头发盘成发髻
。
发髻打理起来可不太容易,要是睡一觉就乱了起来还得整理很久。
硬质的瓷枕、
玉枕刚好把发髻拖住,睡觉时也不会乱动,异动可能就不太舒服睡不着了。保持这种最佳的睡觉姿势,就将发型给保护住了。
第二个原因就是:
瓷枕、玉枕等硬枕头很凉快
。
在出土的文物中,磁州窑瓷枕上就有的题诗:
“夏日景偏长,遥天转暑光。如人会消遣,何处不清凉。”
可以发现,瓷枕起到了一定的清凉解暑的作用。
第三个原因就是:
中医认为枕头高,对身体有好处。
有个成语叫高枕无忧,硬质的枕头才有利于保持这种高枕无忧的姿势,但是现代医学证明,
枕头以稍低于肩到同侧颈部的距离为宜。过高的枕头容易导致
胸闷、
落枕以及加重肩周炎的后果,
那为什么古代的人觉得高枕无忧呢?
高枕无忧
最早见于
《战国策·魏策一》:
事秦,则楚韩必不敢动,无楚韩之患,则大王高枕而卧,国必无忧矣。
这里描绘的是一种状态,大王高枕而卧显得高高在上,可以不用平躺,就可以俯瞰下面的官员。而高枕无忧这个
成语是后人自创的,具体时间已经不可考证了。也许也只是后人跟风创造出来的成语吧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